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服务 > 新闻中心
[期货日报]不断提升期货业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发布时间:2019-08-07 字号:T|T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货市场交易品种体系、价格发现机制、风险管理以及国际化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和提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不论是场内运行规模的整体提升,还是场外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期货市场的发展史都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成长史。 

  场内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价格发现机制持续强化 

  2018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总手数为30.29亿手,成交总额为210.82万亿元,分别是1998年的63倍和127倍。期货市场品种体系的完善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于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有助于企业实现全产业链的风险管理。二是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达到套期保值效果,稳定产销关系,稳定生产经营利润。三是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便于宏观调控。四是有利于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对于国家金融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不断优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持续增强。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是套期保值的基础。一个成熟期货市场的培育必然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投资者对某一期货品种的交易规则、交易方法熟悉需要时间;交易所对某一期货品种的研发、推广、监测也需要时间。因此,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必然要经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我国期货市场成立之初,虽有较活跃的交易基础,但由于机构投资者和套期保值者参与度不够,整体价格发现功能相对欠缺。随着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不论是产业机构还是金融机构,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进而推动了期货市场定价的市场化。A股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品的企业从无到有,到2019年已有181家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其中非金融类企业有121家,分别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4.9%和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3.4%。 

  同时,随着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提升,现货企业的定价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固定协议定价等相对被动的议价方式,转变成基差定价这样的市场化方式。基差贸易是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贸易模式,其核心是用“期货价格+基差”进行贸易定价。该模式的推广对于企业锁定成本、稳定利润、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进一步强化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以沪铜为例,从有可比数据的2004年开始,沪铜期货与国内外现货铜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由低到高,从最低的0.7到目前的0.95以上。同时期货和现货价格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分析也表明,最初期现价格之间互不影响,到2010年以后二者之间互为因果。期现价格之间的高相关度和互相影响反映了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变,也给套期保值策略提供了基础的应用环境。 

  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多元化发展,国际化进程加快。随着2018年3月中国原油期货的上市,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开始提速。截至目前,原油期货境外客户开户数已经超过100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9个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另据最新数据,INE已经完成了来自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英国、韩国、日本、荷兰53家境外中介机构的备案。 

  作为中央直属企业和国有石油公司,企业自身有义务维护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原油期货上市后的首次实货交割,更是中央直属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同时还可以促进期货、现货相结合业务模式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信期货与某国有石油公司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最终确定了交割现货为伊拉克巴士拉轻质原油,定于湛江港交货。经过双方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2018年8月24日,客户的油轮终于在克服了恶劣的天气之后成功按时到达湛江港。8月底,30万桶巴士拉轻油交割工作全部顺利完成,该石油公司成为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第一批实货交割客户。中信期货协助该石油公司实现了其业务模式的突破,在中国的原油期货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信期货根据上述事件编写的案例《原油首次交割:打通服务实体“最后一公里”》成功入选中期协“优秀案例库”。 

  从场内到场外 多维度拓展服务实体经济渠道 

  引入风险管理和现货服务,创新实体经济服务模式。随着场内期货市场的不断成熟,产业客户等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上升,持续增加的对冲、投资需求推进了期货行业服务模式的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12月21日,中期协发布《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并启动试点工作。2014年8月,又发布了《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修订)》,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公司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截至2018年,全国149家期货公司中有79家设立了风险管理公司,是2014年2.4倍;全年业务总收入为1132.46亿元,是2014年的5.72倍。 

  风险管理公司试点业务包括基差贸易、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业务、做市业务等风险管理服务相关的业务,这些与现货市场息息相关的场外服务的开展,给企业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风险管理平台。尤其是一些不具备风险管理业务团队的企业,更需要有专业的期货风险管理机构进行一对一的服务支持。 

  2013年,中信期货成立了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信中证资本)。中信中证资本通过衍生品工具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服务现货行业:一是通过提供定制化的场外衍生品服务,协助企业管理从生产到销售过程中的经营风险,优化收益结构;二是落实服务“三农”各项举措,开展“保险+期货”项目,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为农业保“价”护航;三是帮助实体企业在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过程中有效解决交易、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弥补其操作经验的不足,有利于套期保值目标的实现。 

  以“保险+期货”为例,该模式作为精准扶贫系列举措代表之一,已连续3年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保险+期货”在对农户保障收益的同时,推动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期权业务的发展,实现了政府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目前该试点已经扩展至玉米、大豆、棉花、白糖、天然橡胶等多个品种,试点省份涵盖12个省(市、自治区)。2018年,3家交易所支持“保险+期货”项目惠及农户25.9万户,试点项目达177个,是2017年的2倍还多。就中信中证资本来说,目前已在陕西、海南、辽宁等地开展了多个苹果、橡胶、玉米等品种的“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截至2018年,中信中证资本共开展“保险+期货”项目19个,帮助农户管理价格风险,为服务“三农”作出了较大贡献。比如,中信中证资本承做的2018年度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扶贫项目覆盖海南省临高县贫困农户3996户,预计赔款200余万元,帮助临高县全县贫困胶农度过天然橡胶的价格“寒冬”。 

  2019年,中信寰球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并入中信中证资本,经营范围涵盖大宗商品(含贵金属、基本金属、能源化工类)实货交易、仓储物流等业务,通过基差贸易为客户提供点价交易服务、期转现等个性化风险管理服务,同时还提供仓单和仓储服务,有效推动供应链金融型物流企业发展和大宗商品流通市场的发展。 

  从研究到中后台管理的一体化服务需求日益增多,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思路。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对期货市场专业化的研究诉求日益迫切。如何更高效地满足这一诉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成为重要课题。经过多年探索,中信期货逐渐形成富有特色的服务框架。 

  中信期货逐步打通研究决策支持到业务落地之间的通道,及时有效地满足企业决策的综合需求。中信期货积极打造线上智能咨询与线下现场定制咨询相结合的企业风险管理咨询平台,通过线上专业研究工具“信研云资讯”为实体企业提供资讯、基差行情、套保比率、市场持仓等自助查询服务。2019年,中信期货成为“江苏资本市场行业研究智库”首批成员。 

  中信期货还通过各个部门的综合打包服务,实现更为高效的交流对接。成立了大宗商品委员会,从探索产业服务模式、组织产业调研及沙龙服务、提供定制化专业服务等多维度提升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积极协助各企业对现货、交割、行情、策略等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此外,公司还持续以产业调研、定制化策略的方式,在公司层面构建“产融结合、产研结合”的新模式。 

  服务实体经济在路上 期货市场重任在肩 

  总结过去场内建设和场外服务的经验,不难发现经过近3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期货市场越来越成熟,行业参与者越来越专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也不断深入。未来,为进一步推动期货行业的优化升级,紧跟实体经济的发展步伐,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加大市场普及,进一步提高实体企业的参与度。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有50多万家,但我国期货市场的产业客户仅有2万余户,大量企业尚未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持仓金额与GDP的比值仅在个位百分比,而美国为70%,未来中国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想象空间仍是巨大的。如果实体企业广泛参与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将得到极大提升。 

  继续加强多方机构、市场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以期货为媒介共同推动服务实体经济模式的创新。在“保险+期货”的项目试点中,正是因为期货公司、保险公司、交易所、银行、当地政府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才有了对农户利益的系统性保障。这样类似的经验可以推广至多个领域,从而实现更全面的覆盖。 

  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和境外投资者引入任重道远。目前我国国际化品种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境外机构参与境内期货市场还有不少限制,外汇期货品种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有不少探索性、突破性的工作需要奋力推进。 

  更好地发挥期货公司的市场中介作用,在服务市场的同时反哺行业发展。打造集交易、风控、研究、交割等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商应该是趋势之一。这也给期货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类资源的积累和投入力度。 

】【收藏】【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技术支持: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备案号:闽ICP备16025363号-1
地址:福州市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