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服务 > 新闻中心
“超日债违约”暴露信用债风险 多家券商资管踩雷
发布时间:2014-03-07 字号:T|T

  随着*ST超日的违约,信用债市场或迎来蝴蝶效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11超日债违约的示范效应,无疑将改写机构对信用债的投资惯性,而正被逐渐打破的刚性兑付潜规则亦在对部分低评级的民企债券产生预警。

  近日,随着11中孚债等公司债被评级方纳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后,该类债券价格出现跳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该类债券出现在华安证券、国元证券等多家券商资管计划的持仓配置中,这或意味着,相关资管计划抑或受到此轮信用债价格重估的殃及。

  多家公司债被列信用观察

  “刚性兑付打破之后,一些低评级债券可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一位汇金系某券商固收研究员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11超日债的兑付危机由信用风险产生,而如今却在向市场风险蔓延。

  “随着信用风险的暴露,低评级债券的市场风险也会出现,收益率会被拉高。”前述研究员表示,“价值重估后,机构将进一步减持低评级、主体资质较差的债券。”

  事实上,11超日债违约发生后,部分公司债已出现较大跌幅。如由中孚实业发行的“11中孚债”及“12中孚债”两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达4.02%和3.11%,而香雪制药发行的“12制药债”下跌亦达3.17%。

  其中,部分公司债随超日违约风波出现下跌,或与日前被评级中介纳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不无关联。

  2月28日,中孚实业曾被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下称联合评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理由是“公司受铝价持续下跌、用电成本过高、对相关资产提取了较大的减值准备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较大亏损,进而可能对公司以及”11中孚债“和”12中孚债“的信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无独有偶,2月25日,西部资源因重大重组具有不确定性,且2013年预计经营亏损被联合评级纳入信用观察名单;次日,华锐风电亦公告称,该公司因可能出现较大亏损,净资产规模出现大幅下降,而被纳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与该类公司相对应的是,其债券价格的跳水。3月5日,“11西资源”下跌达3.13%,而其盘中曾一度下跌6.28%;“11华锐02”则在两个交易日分别下跌达1.71%和2.22%。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的公司包括中孚实业、天威保变、珠海中富、华锐风电、厦工股份、海翔药业、西部资源等公司。

  殃及部分债券资管

  跌幅较大的公司债,同时殃及了部分券商资管计划。

  以“11中孚债”为例,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共有包括华安、天风、长江在内的三家券商资管持有该债券。

  其中华安证券以“安心收益”、“理财安赢套利1号”、“理财合赢12号”、“理财合赢8号”(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四只资管计划合计持有2412.96万元市值的‘11中孚债’。而该债券更是占‘华安理财安赢套利1号’的10.22%。

  与此同时,华安证券的另一只资管计划“华安理财合赢5号”还持仓市值647.64万元的“12亿利02”,该只债券在超日债违约后累计下跌达——2.55%。

  而同样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的“12西资源”上,国元证券的“元赢4号”资管计划也参与其中。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元赢4号”持仓该证券30万份,总市值达2949.60万元。

  此外亦存在部分跌幅较大债券被多家券商资管密集持仓的情况,“12制药债”就是其中一例。

  截至去年末,“12制药债”被第一创业、东莞、渤海、安信、广发等多达6家券商合计持仓市值达1.95亿元,其中东莞、渤海两家券商持有该债券的资管计划分别为3只和2只。

  “11超日债”违约后,该债券累计跌幅亦达3.17%,值得一提的是,该债券的保荐方和主承销商同样是“11超日债”的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无论是资管还是自营,其实去年做债的基本都亏了。”中山证券的一位固收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价格再下跌,相当于之前的亏损继续放大了。”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前述券商资管持有信评较低债券的风险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机构抛售加剧、债券收益率继续走高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久期较短,持有到期的信用风险。”前述固收研究员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深,未来发生类似超日债的事的概率也会提高。”

  欧阳泽华:证监会关注超日债会否引发局部风险

  在昨日召开的证监会系统首场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两位欧阳代表畅谈资本市场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表示,将继续以公开化、透明度为导向提高并购重组的审批效率,今年要把并购重组并行式审批工作机制推出来。他指出,作为债券市场历史上的首单付息违约事件,证监会将关注“超日债”事件会否引发局部性甚至系统性的风险。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机构部巡视员欧阳昌琼表示,今年要启动证券公司有关设立审批、恢复新设的工作,并重新制定机构监管规则。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昨日表示,并购重组在今年将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总的改革思路是:继续以公开化、透明度为导向提高并购重组的审批效率;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引入定向可转债、优先股作为支付工具。

  欧阳泽华指出,影响企业兼并重组的因素很多,比如行政的管制较多,证监会这几年在不断减少涉及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许可,除此之外,企业还受到其他相关部门的行政管制,导致企业兼并重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首先是时间过长,影响并购的成本率,其次,是税的问题,涉及资产估值,增值以后按照《税法》还要征税,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并购重组效率,证监会已经和相关部门达成意向,根据各自行政法规要求和职责分工完成各自的程序,使并购重组审批变成并行式审批。”欧阳泽华指出,今年要把这个工作机制推出来,并且建议降低并购重组当中的税收安排。

  就市场关心的《上市公司监管条例》何时推出一事,欧阳泽华指出,该条例是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推动的,证监会主要是配合法制办,并结合上市公司监管的实际,配合做调研和参与文件起草工作。

  具体来看,主要在信息披露覆盖范围、解决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进行制订和完善。欧阳泽华表示,目前时机相对比较成熟,各方共识已经达成,希望今年能够尽早地出台。

  对于“超日债”违约事件,欧阳泽华指出,这是典型的市场化事件,债券市场个别公司和债券出现这种情况,在市场周期运行中有它的合理性,证监会作为监管部门,更多关注的是该事件是否会引发局部性甚至系统性的风险。

  欧阳泽华给出关于债券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第一,企业要继续做好分阶段的信息披露;第二,交易所敦促发行人和债券的承销机构,要共同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第三,监管层要根据公司债券具体情况和相应情况研究完善投资者救济安排,根据债券市场新的情况和特点,结合今年年初推出的《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考虑健全完善有关债券持有人利益司法救济制度。

  此外,欧阳泽华还建议加快《证券法》修改,加紧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和运行机制,债券市场相关品种的界定、对于债券市场行为的监管方式,以及对于债券市场执法的监管明确都有待于新的《证券法》修改;要形成《投资者保护法》,加强信息披露方式的完善,健全交易所对于异常交易的处理机制,推进债券市场的统一执法。

  超日债违约会否引发蝴蝶效应 证监会:重点关注

  据新华社消息,针对超日太阳能债务违约、并购重组等热点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上市一部主任欧阳泽华6日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欧阳泽华在证监会举行的首场证券期货系统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说,超日债违约是公司债券市场历史上首个付息债务违约事件,监管部门将重点关注是否由此引发局部的或系统性的风险。

  他说,超日公司2010年上市,主要是从事太阳能光伏产业。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都在收紧,一些行业步入下滑通道。在下滑过程当中,一些公司的现金流会受到影响。超日债违约是典型的市场化事件。

  他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做好分阶段的信息披露,督促发行人、承销机构共同履行债券发行过程中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同时,根据公司债券具体情况完善投资者适当性安排,根据债市新情况、特点,结合投资者保护意见,健全债市持有人利益的司法救济制度安排。

  在回答有关并购重组问题时,欧阳泽华说,今年在推进市场化并购重组工作时,将继续以公开化、透明化为导向,提高并购重组的审核效率;将增加、丰富并购重组工具,在债券、优先股工具上实现突破,但这还需要修改现有的并购重组办法并履行相关法律程序。

  欧阳泽华表示,目前影响市场化并购重组的因素包括交易成本较高、税收较多、审批模式还存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情况等。在审核上,正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商,考虑将并购重组的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行式审批,提高审核效率。目前已经达成原则性一致,争取在今年将这项制度落地。

  欧阳泽华还表示,证监会将不断针对产业政策的变化对并购重组分道制审核规则进行调整完善。

  国投瑞银陈翔凯:超日债违约事件利好高评级信用债

  3月4日晚,*ST超日 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400万元。这是中国债市历史上首例违约。

  对此,国投瑞银固定收益部总监、中高等级债基基金经理陈翔凯表示,受机构配置需求和流动性紧张格局趋缓推动,债市活跃度较去年四季度明显回升,债市收益率呈现下行。不过,国内首例交易所债券违约事件的发生,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债市流动性,但波及面有限;同时,市场的信用风险偏好也将发生改变。信用产品中的低评级品种的需求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将利好高评级信用产品及利率产品。

  陈翔凯表示,在实际操作中,其一直严格规避高风险品种,短期之内由于避险情绪的上升,会相对利好利率债和高评级(AAA)信用债,对重点配置高评级债券的基金反而有一定正面作用。

】【收藏】【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技术支持: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备案号:闽ICP备16025363号-1
地址:福州市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2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