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5月31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会员服务 > 新闻中心
[期货日报]徐凌:决定创新业务成败的仍是人才
发布时间:2016-05-20 字号:T|T
  5月17日,在“供给侧改革与期货市场发展”会议间隙,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期市服务实体经济、近期商品市场波动、期货市场未来发展以及海通期货新三板上市等问题,接受了期货日报等媒体的采访。
  期货日报:目前国内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期货市场在其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徐凌: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去国内很多现货企业忽视风险管理、忽视期货市场,当全行业系统性风险来临的时候,这些企业要么减产,要么破产,没有利用期货市场对现货价格波动风险进行规避。
  期货公司目前创新业务主要有三方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和国际化。现货市场有大量的风险管理需求,经济下行时期,风险管理公司是大有可为的。风险管理公司要了解哪些现货行业是产能过剩的,哪些是库存比较大的,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基差交易、仓单服务、合作套保、场外衍生品等多种模式开展期现结合业务,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
  对于期货公司来说,场外市场是巨大的蓝海。海通期货把风险管理业务作为一项战略转型业务,子公司充分市场化运作,建立了场外交易团队,尝试开展场外交易业务和“期货+保险”等业务,也在争取做市商业务资格,希望能为实体企业提供更多服务。
  期货日报:近期商品市场波动大,海通期货在风控方面是怎么做的?
  徐凌:国内期货市场这么多年能够稳定发展,与期货公司的风控意识和风控经验是分不开的,对海通期货来说也是如此。比如近段时间商品期货行情波动比较大,期货公司并未出现风险事件。
  海通期货在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后台跟不上的问题,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强化后台管理。风控意识不强,期货公司就做不大,做大了也是给自己找麻烦。
  正是长期以来对风险的充分认识,以及在此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风控经验,使得期货公司能够应对市场的剧烈波动。包括我们对资管业务也是同样的理念,期货资管要做大做强,必须有十分优秀的风控团队。
  期货日报:作为大资管的一部分,目前有不少期货公司开始涉足公募基金领域,海通期货在这方面有没有计划?
  徐凌:作为券商控股期货公司,海通期货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目前还受到政策限制。从我们自己的考虑来说,短期也没有申请公募基金牌照的计划,主要是考虑到目前资管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把这个功课做实做足,同时我们也具有基金销售资格,可以开展相应的销售业务。现在公募基金做得不好的也不少,期货公司还是要先积累人才,探索更加有效的业务模式。
  期货日报:商品期货市场活跃是否会使期货公司今年经营情况有所改观?请结合海通期货实际谈谈。
  徐凌:期货市场成交增加与期货公司盈利改善相辅相成。现在期货公司经纪业务基本趋于微利,经纪业务时代的业务模式很容易复制,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客户流动性也很强。今年对期货公司来说,最大的压力可能是股指期货受到管控,商品市场扩容可能还不足以弥补股指期货受限的损失。
  海通期货之前业务也是以股指期货为主,股指期货成交额占公司总成交额超过80%。现在股指期货这部分几乎没有了,股指期货带来的收入很低。但由于商品的活跃,海通期货净利润并没有受到影响,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过去期货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是佣金收入、利差收入和交易所返还。我认为,期货公司未来收入结构理想状态应该是传统业务、创新业务和衍生业务三分天下。其中,传统业务是经纪业务,创新业务包括资管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国际化业务,衍生业务则包括做市业务、场外期权、“期货+保险”等。这些业务如果做好了,期货公司将大有可为。海通期货也在通过风险管理公司平台研究和探索这些业务,决定创新业务成败的仍然是人才。
  期货日报:海通期货在新三板上的筹备进展如何?
  徐凌:海通期货正在筹备新三板挂牌,目前在走相应的流程,如果进展顺利,年内可以争取挂牌。
  期货日报:关于场外市场,海通期货是如何备战的?
  徐凌:场外市场我们其实也在摸索,前期主要是搭平台、建制度、培育人才和团队等,对其考核的力度不是很大。我们对风险管理公司的目标是,以中期协提出的试点业务为核心,通过二三年时间,寻求期现结合、风险可控、可规模化复制的业务模式,而不是简单盈利。一是把仓单服务规模做起来,二是把典型企业或者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套保做出品牌和影响力,三是逐步涉入基差交易、做市、场外期权等业务。
  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期货公司比证券公司还多了一个场外市场,如何利用这个市场把期货公司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场外市场很大,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关键是以什么战略、团队、决心去坚持,行业最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能够沉下心来做事的人。
  期货日报:海通期货在国际化方面有何打算?
  徐凌:政策允许境内期货公司到香港设子公司后,海通期货积极响应。目前海通期货香港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正在筹建过程中。
  我们的客户主体和海通国际在香港的客户主体是有区别的。考虑到期货市场国际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我们设立香港子公司更多是考虑如何更好与国际市场接轨。随着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以及未来原油期货的推出,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没有香港地区这个平台,内地客户到全球乃至全球客户到内地,都会受到制约。其实,去年股市很火爆的时候,海通期货的QFII客户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如果现在不涉足这块业务,未来可能就涉足不到。
  期货日报:海通期货研究部门与券商打通后,给公司带来了哪些变化?
  徐凌:研究员队伍实力的整体薄弱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纪业务时代,期货研究与现货脱节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诸多期货公司,在创新转型时期,期货公司的业务多元化、混业化、机构化和国际化对研究员的能力素质、学习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所的合并是出于海通证券、海通期货双方的共同考虑,海通证券希望整合集团研究资源,实现研究资源一盘棋联动。就海通期货来说,也希望通过合并,获得海通证券乃至集团旗下各专业子公司比如海通国际的研究支持。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目前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在业务多元化、混业化、机构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期货公司自己搭建一个全能型的研究平台显然不现实,内部研究资源与股东方、战略协同方等外部力量融合是必然趋势。只是这种融合,是采取管理架构上的合并还是资源对接、利益互换,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收藏】【打印】【关闭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技术支持: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 备案号:闽ICP备16025363号-1
地址:福州市铜盘路软件大道89号福州软件园10号楼华兴创业中心201室